据中央气候台音讯,本年本年南海热带扰动或将于明日(6月11日)前后加强为本年第1号飓风“蝴蝶” ,第号然后转向偏北方向移动 ,飓风逐步向广东中部至海南岛南部一带滨海接近。本年“蝴蝶”最强可达强热带风暴级到飓风级(10~12级,第号25~33米/秒)。飓风
热带扰动是本年热带气旋的胚胎状况,是第号一群没有显着安排的雷暴云,或许有时机开展成热带气旋 ,飓风而飓风则是本年热带气旋的一种 。
6月9日 ,第号我国气候首席气候分析师信欣表明,飓风副热带高压南侧的本年热带辐合带上,对流活泼,第号南海上已有热带扰动开展,飓风未来有或许成为本年的1号飓风,且大概率会在13日至14日北上登陆我国华南滨海地区 。大众可根据飓风预警做好防飓风预备。
为何本年首个飓风生成较终年显着偏晚?
从中央气候台前史计算来看,历年1号飓风均匀生成日期为3月25日,本年已偏晚两个多月。
中央气候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向纯怡解说,本年5月以来 ,副热带高压操控规模偏大、强度偏强 。副热带高压操控规模内的下沉气流像一个巨大的“罩子”掩盖在热带洋面上,按捺了飓风生成所需的热带对流开展。
此外 ,因为本年热带辐合带方位偏南、北移缓慢 ,南海夏季风迸发的时刻又较终年偏晚 ,这使得飓风生成所需的低层辐合条件较差,致使飓风生成时刻较晚。
警觉飓风晚来的潜在要挟 。
没有飓风或飓风来得晚,听起来好像不是什么坏事 ,但状况真是如此吗 ?
本年飓风来得晚 ,有必定积极意义,可削减前期因飓风频发导致的灾祸叠加风险。不过,假如飓风“空窗期”延伸 ,导致高温高湿环境继续